前亭镇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北部沿海,南北长18.87公里,东西宽10.66公里。北隔老湖山与龙海市浮宫镇相连,隔赤兰溪水库与龙海市白水镇交界,东北隔风柜斗岭、目困牛山与龙海市港尾镇毗邻,东隔目困牛山余脉与龙海市隆教畲[shē]族乡为邻,西隔虎形山、美山与马坪镇接壤,南连井尾半岛,临佛昙湾、后蔡湾、江口湾海域。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8703公顷,常住人口29674人。
历史沿革
明清时代属漳浦县二十三都。清代在前亭设后诞、姑垄、葛垄等保。民国初年属于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五自治区),当时实行里闾制度,具体不详。民国33年前亭属第三区管辖,实行保甲制度,在现在的前亭镇辖域内设文山、楼下、亭林、前亭、下尾(庄厝[cuò])、桥仔头、江口、青沙、过港、洛运、后内11保,分属楼下、前亭、江口3联保管辖。民国29年撤销联保,合并为前江乡,民国33年,前江乡与林东乡(林埭[dài]、东坂 )及马坪乡合并为前坪乡,乡公所设马坪。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今前亭镇地方设前亭墟、庄厝、楼下、江口、田中央、文山6乡,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1956年10月,前亭墟与庄厝合并为前亭乡,文山合并于楼下。1958年3月,合并为前亭、桥港、刘下3乡。1958年9月公社化,属佛昙公社前亭管理区、桥港管理区、刘下管理区。1961年撤销管理区,成立前亭公社,辖大社、墟仔、庄厝、洛运、田中央、桥仔头、过港、崎沙、江口、后蔡、刘下、顶埕、文山13个生产大队。1984年9月,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行政村,1992年2月乡改为镇。2001年,全镇总人口30302人,其中农业人口29692人,非农业人口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