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昙镇-抖音百科
佛昙镇,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下辖镇,位于厦门港南岸,东临台湾海峡,是漳州南太武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著名侨乡。辖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全 镇辖20个行政村(沿海村12个)、1个居委会、1个镇办场,户籍共18588户63374 人(2023年)。旅居海内外侨胞约9000人,占全镇总人口26%。[1] 佛昙,古称佛潭,因在先锋村东北山上有块巨石,形如佛头,山下有口大潭,水清如镜,山上佛像倒映于潭中,故称佛潭。[2]历史上佛昙就是漳浦商贸重镇,素有“小香港”之称,目前,佛昙镇餐饮娱乐、夜市经济、滨海旅游、酒店民宿、文化产业等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还围绕厦门湾南岸打造整美配套民宿设施,形成滨海特色民宿“微度假”综合体。[1]佛昙镇地形平坦而间夹坡丘陵,多属于江南淡水冲积物形成的不规则小平原。[3]这里景点众多,有屈原公屿、小嵩岛(白鹭岛)、大荟山千年古岩画、陈元光屯兵处、千年古樟树群等。[4]2019年,佛昙镇财政总收入1573万元。[5] 佛昙镇是木偶大师杨胜的故乡,曾被誉为“木偶之乡”,也是民间艺术奇葩“大车鼓”的发源地。[6][1] 历史沿革
佛昙镇辖域宋代属嘉宾乡,分属常乐、钦贤2里。明代分属十七都和二十三都。清代沿袭十七都、二十三都地域划分。清初顺治年间在十七都设7保,其中赤水保今属赤湖镇,后溪、官塘、赵家城3保今属湖西乡,石门上、石门下2保今属佛昙镇。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增加石溪1保(即石步溪,今南山茶果场)。石门上保辖今石门、新安、人坪、园东、白石、后社、吟兜、后许、轧内一带;石门下保辖今园东、石埕、岸头、下坑、先锋、港头一带。今东坂村、洞野村、花林村、整美村一带宋代属嘉宾乡钦贤里,明清时代属二十三都,清康熙三十九年编属福兴、新兴2保。明代在井尾(整美)设巡检司(类似边防派出所),清代裁撤。道光十年(1830年)调驻县丞,修建原赵范府第为佛潭桥县丞署(俗称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