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胤(1593年-1631年),明末早期农民起义军领袖,府谷县人。崇祯元年(1628年),因年荒乏食,他同吴延贵等率众起义于府谷,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胤起义后,响应者众,李自成、张献忠和高迎祥都曾在其麾下。起义军众至五万余人,活跃在陕西、山西一带。1631年,王嘉胤遭受曹文诏重兵围攻,转战到山西阳城一带。在阳城战役中,他被奸细所杀,时年40余岁。[1][2] 人物简介
王嘉胤(1593年-1631年),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府谷县人(今陕西省府谷县黄甫乡宽坪村人)。曾在边塞当兵,后逃亡回乡。崇祯元年(1628年),因年荒乏食,会同吴延贵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与官兵相抗,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胤起义后,响应者蜂拥而至,高迎祥、王自用等带领人马主动遵从王嘉胤的号召一起共同行动,一时烽火燃遍陕西,并蔓延到晋、宁、甘三省,起义队伍发展到两万多人。后与天启七年(1627年)的首义白水农民王二所部会合,众至五万余人,活跃在陕西、山西一带。崇祯四年(1631年),王嘉胤遭受曹文诏重兵围攻,转占到山西阳城一带。在阳城之战中,王嘉胤被奸细所杀,余部后受王自用统率。[3][4] 起义
王嘉胤曾为边兵,后逃亡归里。崇祯元年因年荒乏食,率众起义于府谷。后陕西白水县的王二从澄城率部来投,聚集人马六千多人,最早举起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旗帜。王二阵亡最早,而王嘉胤称王、设官发展到三万多人,转战于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声势浩大,曾击败明朝兵部尚书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