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裔

北宋将领
康保裔,又叫康昭裔,北宋将领,五代宋初河南洛阳人,祖父为康志忠,父亲康再遇是龙捷指挥使。康保裔曾任领军将领、指挥使、刺史、团练使、都部署等多个朝廷要职。[1][2][3][4]
康保裔出身于武将世家,祖父康志忠攻打汴梁时战死,父亲康再遇随太祖作战亦亡。他承世荫成为领军将领,后周时为东班押班,北宋太祖朝参加石岭关之战,开宝年间又在石岭关破契丹,累迁日骑都虞候等职。太宗端拱年初,他历任淄州团练使、定州等地驻泊部署、代州知州等多职,真宗即位后,他领彰国军节度等,还曾任高阳关副都部署等。咸平三年(1000年),契丹南下,康保裔接援战契丹,虽约定次日合战,但黎明被围,他拒绝突围,坚持决战,虽宋军杀敌众多,却因兵尽援绝,其结局存争议,《宋史》称其战死,《辽史》载其被擒封官。康保裔的事迹被史官列入《宋史・忠义传》的卷首。其战死后,宋真宗追赠他为侍中,对其家人也进行了赏赐和封赠。后人则在大江南北广建“康王(公)庙”来纪念康保裔。[1][4]

原文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
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惟一为将作监主簿。继英等奉告命,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场,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有母年八十四,遣使劳问,赐白金五十两,封为陈国太夫人,其妻已亡,亦追封河东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