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快懂百科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历史悠久,学术积淀较为深厚。其中政治学学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新兴的公共管理学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均为全国同类学科建设最早的单位之一。[1][2] 大学简介
学院学科专业设置合理,涵盖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学科,学科建设整体水平高。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六(20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2007)。学院各一级学科均被纳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予以建设,并建有“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Ι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基地。学院拥有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9个博士学位点、13个硕士学位点、6个普通本科专业招生。学院还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和高校教师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培养单位。学院同时承担全校各层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现有教职员工82人,其中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29人。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1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3位(第一首席1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人员1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目前专有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使用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立了藏书15万册、中外期刊3万册、使用面积约380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室,以及使用面积约52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基础、电子政务、多媒体创作、公共管理等专业实验室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中心、网络控制中心、网站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