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陕西汉中市的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红寺湖景区,是集自然生态、革命文物保护、党史研究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纪念馆。[1][2]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筑总面积524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达4200平方米。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于2011年3月25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2]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领衔设计,由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纪念碑、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组成,采用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将主体建筑与红寺湖秀美的自然风光巧妙结合,获全国建筑学会设计大奖。主展馆以“陕南红了半边天”为主题,分7个单元展示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的革命活动,反映川陕苏区革命活动的历史全貌。馆内珍藏有川陕苏区红军革命器械、生产生活工具、石刻标语、文件资料1500多件,再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陕南苏区人民英勇斗争和开辟红色交通线等重要革命历史事件。[1]
2016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3]2017年3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2018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经省纪委复验命名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2]

介绍

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书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座落在四川巴中市城南风景秀丽的南[kān]半山腰,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巴中县人民文化博物馆,1961年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纪念馆,1979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易为现名,1996年12月升为副县级。新馆于1982年动工兴建,1984年7月正式落成对外开放。是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交流红四方面军川陕苏区历史文物的综合性博物馆,同时肩负巴中市博物馆的职能。占地面积16032.78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19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陈列大楼、红军石刻陈列园、文物库房、观光廊[xiè],整个建筑雄伟壮观,绿树红墙浑然一体。现有馆藏文物资料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85件,三级文物2307件。基本陈列《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内容丰富,全面反映和展示了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红军石刻陈列园集红军石刻标语文献精品百余件,是“中国现代革命斗争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红色旅游发展的珍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