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郢

唐元和年间太子太保
高郢(740年-811年7月24日),字公楚,渤海蓚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大臣[1]。曾任太常卿、刑部尚书、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他在政治生涯中以其刚直的性格和对文学艺术的贡献而闻名。他的著作包括《语默赋》,现仅存于《全唐文》中[2]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高郢出生于740年,原籍渤海郡蓚县,后来家族迁移至卫州,因此自称卫州人。他自幼聪颖,九岁时便精通《春秋》,并能够撰写文章[3]天宝年间安禄山攻占长安,高郢的父亲高伯祥因抵抗叛军被捕,面临死刑。当时年仅十五岁的高郢请求代替父亲受刑,这一行为感动了叛军,最终父子俩都被释放。此后,高郢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在茂才异行科中获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华阴尉的职位。

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