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演义

2008年蔡东藩所著的图书
慈禧演义(插图本)》对慈禧从出生到入宫到垂帘听政,以及掌权清朝数十年直至辞世的一生经历,进行了其实详细地讲述,该书不仅文学性强、有可读性,且有一定的史学研究参考价值。

图书简介

原名《西太后演义》。本书的作者辑录大政,遍采遗闻,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剖析了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没落阶段的最高统治者的腐朽本质,和她违抗历史潮流,螳臂当车的阴暗心理;揭露了她善搞阴谋的卑鄙伎俩,以及朝廷宫闱中争权夺利、荒淫无耻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况。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chéng],字椿寿,号东藩,清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名列优贡,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先生的前半生经历了清末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目睹旧社会的种种[]疾,列强的步步入侵,祖国的日益衰微,因而忧国忧民,满怀激愤。辛亥革命以后,曾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他在“小说救国”、“演义救国”的思潮影响下,写下了十几部历史通俗演义,为普及历史知识,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