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革命战争,发生于1953~1959年,是古巴反对亲美独裁统治的民主革命战争。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 卡斯特罗率领约一百四十名武装人员攻打位于古巴东部重要城市圣地亚哥附近的蒙卡塔政府军兵营,是古巴革命的起点,经过5年多的斗争,1959年,卡斯特罗率领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万民欢呼中进入首都哈瓦那,建立革命政府,出任政府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61年4月,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1]古巴革命战争极大激发了拉丁美洲的左翼革命浪潮。[2][3] 起因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北距美国佛罗里达州仅90海里,1492年古巴被哥伦布所发现,此后,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世纪,古巴人民为争取独立和解放,进行了第1次独立战争(1868年~1878年)和第2次独立战争(1895年~1898年)。美国早有吞并古巴的企图,一向把古巴看作是北美大陆的“天然附属品”和一个迟早会落入美国怀抱的“熟果”。美国国务卿阿丹姆斯说:“古巴在墨西哥 湾和安得列斯海所处的险要位置,当地 居民的性格,它位于我国南海岸和圣多明各岛的中间,宽广的哈瓦那避风港与我国缺少良港的漫长海岸线遥遥相对,它的生产和消费的特点为双方互利的贸易提供了基础,所有这一切集中起来,就使古巴对我们民族利益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任何其它外国领土都不能与它相比;而我们同它的关系,差不多与我联邦各州之间的关系一样。”美国曾想以1亿美元的代价购买古巴,但被西班牙政府拒绝。 19世纪后期,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美国资本控制了古巴的制糖、烟草、造船等工业部门。为了维护在古巴的经济利益,美国在古巴第2次独立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以“援助”古巴独立为名,进行武装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