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赐-抖音百科
杨赐生于弘农杨氏家族,自幼好学,在家族文化氛围中研习儒家经典。当时东汉已现外戚与宦官专权问题,他在积累知识,为仕途和学术打基础。汉桓帝时杨赐踏入官场,正值外戚梁冀势大,后梁冀被桓帝与宦官诛灭,政治斗争复杂,杨赐凭自身条件崭露头角,积累政治经验并在朝堂发挥作用。汉灵帝时期,建宁元年(168年),杨赐在华光殿侍讲,教授汉灵帝刘宏。他历任少府、光禄勋、司空等职,因灾异或直言劝谏多次被免。熹平二年(173年)代唐珍为司空,参与决策。光和元年(178年),因灾异频繁,他直言进谏抨击宦官专权和政治腐败问题,触怒灵帝而免官。光和五年(182年),杨赐任太尉,针对黄巾起义等社会动荡提出建议。中平二年(185年)再任司空后去世,获赠骠骑将军,谥号“文烈”。杨赐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其观点和著作在士大夫阶层传播,推动东汉学术文化传承。[1]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都官至太尉,且以忠正而闻名,又精通儒学,因而有许多门生,拥有很高的名望。杨赐少年时便传承家学,研习儒术,常常隐居教授门生子弟,州郡屡次礼命都不接受。据《后汉书·桓荣传》记载,杨赐亦曾师从太尉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