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耀

广东水师提督
方耀(1834一1891),又名方辉、方照轩,生于普宁县洪阳西村(今属洪阳镇)。出身行伍,以剿太平军发迹升迁,官至广东水师提督。[1][2]
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耀在父亲方源率领的乡团中当副官。咸丰六年(1856年)募乡勇救父初显声名,后投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晋升至参将。同治十三年(1874年)起,他主持韩江流域水道疏浚,保护农田,并清丈沙田课税充军饷。光绪三年(1877年),方耀调任广东陆路提督。光绪十一年(1885年)署理广东水师提督,驻虎门。光绪十七年(1891年)夏,方耀于军中中暑昏倒,七月七日卒于任上。[1][2]

人物生平

咸丰元年(1851年),在父亲方源率领的乡团中当副官。六年,回普宁募集乡勇1000余人,驰救被太平军兴王陈金缸围困的父亲,初显声名。后投清军,与太平军作战,从把总升为都司,赐号展勇巴图鲁,晋参将。十一年,在高州大败陈金缸。

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