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迪国家公园(英语:Fundy National Park)是加拿大国家公园系统中的一座,位于新不伦瑞克省东南部的阿尔马镇附近,毗邻芬迪湾[1][2][3]。
历史沿革
芬迪国家公园所在的地区曾被米克马克族和马拉塞特族短暂居住过。到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该地区开始由法国裔加拿大人定居。其中的一个定居点就是现在的希普迪(Shepody)。然而,在英国驱逐法裔加拿大人的过程中,这些居民被迫离开。直到1825年,欧洲移民才永久性地定居于此,主要是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的移民。由于土地不适合农业耕种,大多数人在一代之内就放弃了这片土地。沿海村庄则相对繁荣,尤其是波因特沃尔夫村,它以渔业、锯木厂和小型造船厂为基础发展起来。当地的工作季节性很强,冬季主要在伐木场工作,春季参与木材漂流,夏季和秋季则从事农业生产。女性则全年负责家庭事务。然而,过度采伐导致木材资源枯竭,大部分居民因此离开了这一地区。此外,河流被锯木厂废弃物堵塞,破坏了鱼类资源,鲑鱼无法在此产卵,渔民也放弃了他们的渔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政府重新考虑建立国家公园的问题。经过讨论,最终选择了阿尔伯特县作为国家公园的选址。征地过程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在省政府的努力下得以顺利进行。公园于1948年成立,并于1950年正式开放。 自然环境
芬迪国家公园地处温带森林地带,分为两个不同的生态区。南部属于芬迪海岸生态区,气候凉爽湿润,夏季多雨,冬季温和多雨。这里的植被以红云杉、冷杉、糖枫和黄桦为主,高海拔地区还可见到糖枫和山毛榉。北部属于南新不伦瑞克高地生态区,夏季温暖多雨,冬季温和多雪。这里的主要树种包括糖枫、红云杉、冷杉和黄桦。公园内共有658种维管植物、276种苔藓植物和超过400种地衣。森林类型多样,包括混交林和平原沼泽。公园内的鸟类种类丰富,已记录的物种超过260种,其中有约95种在这里筑巢。常见的鸟类包括各种鸣禽、啄木鸟、松鸦、白翅交嘴雀、苍鹭、鸬鹚、半蹼鹬和金鸻等。历史上,猎鹰曾在公园消失,后来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并放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