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特级重巡洋舰

1928年服役于英国的战舰
肯特级重巡洋舰,该级舰官方的称呼是"条约级重巡洋舰"、"万吨级重巡洋舰"和"郡级重巡洋舰第一批"。但是由于其装甲薄弱所以又被私下蔑称为"白象"、"白色的坟墓"和"薄皮"。万幸的是在二战爆发前该级舰进行了彻底的现代化改装,加装了附加装甲并提升了防空能力。该级舰还有两艘出售给澳大利亚

基本信息

肯特级在基本设计时打算装备8-9门203毫米炮,最后确定选用Mark VIII型203毫米炮8门,分装在4座Mk I型双联炮塔内。这种炮的炮弹重116千克,在仰角45度时最大射程28030米,由于其最大仰角达70度,发射率达5发/分,可兼用于对空射击,4座炮塔在船体中轴线前后各两座梯次配置。船体采用高干舷的平甲板船型以改善航海性能并增加舰内空间,船体水线下两侧有占船长2/3的防雷突出部。动力系统的8座海军部型燃油锅炉集中安排在船身中部,三个细高的略向后倾的烟囱和高干舷平甲板船体一样成为其外形最显著的特征。4座布朗·柯蒂斯式蒸汽轮机在后面机舱内,总功率80000马力,带动4个螺旋桨,最大航速31.5节。为了控制排水量又要考虑各种性能的平衡,只好在防御上作出牺牲,其水线装甲带仅厚25毫米。由于在建造中严格控制重量,在竣工时标准排水量9750吨,比计划还少200吨。肯特级充分体现为保护漫长海上生命线英国巡洋舰的传统,具有良好的居住性和续航力,舰上的3400吨燃油可保证以12节航速航行13300海里。刚竣工的肯特级装备4门102毫米高射炮和4门2磅(40毫米)乒乓炮作防空武器,中后部两舷还装备两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由于干舷很高,发射入水的鱼雷受冲击严重,后改用Mark VIII型鱼雷(炸药量336千克、雷速33节,射程14600米)。舰上还搭载水上侦察机1架,但直到1931年才装备飞机起重机和弹射器。肯特级在1928年共竣工7艘,其中两艘交给澳大利亚海军[1]

基本参数

日本同为条约型巡洋舰的妙高级巡洋舰相比,其在攻击力和防护力显的非常不足,但却在续航力上却胜出许多。由于英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维护自地中海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海外贸易航线的完整,而不是和敌方舰队进行大洋决战,因此肯特级的轻装甲和低航速是可以体谅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