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岗会师-抖音百科
杜岗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城北8华里的一个村庄。1938年10月11日,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和奉河南省委之命由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肖望东率领的游击“先遣大队”在杜岗胜利会师。会师后,三支部队进行了整编,并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整编后,部队人员有1200多人,步枪557支,马枪90支,短枪73支,手榴弹639枚,手提冲锋枪9支,轻机枪12挺,骡马32匹。 地理优势
河南省西华县是中共豫东特委所在地,抗战暴发后,特委书记沈东平及其他领导成员在这里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统一战线,建立地方武装,建立并扩大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党组织,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使西华成为豫东地区一个隐蔽的革命根据地,素有“小竹沟”、“小延安”之称,成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敌后抗日最合适的会师休整之地。 群众基础
部队在此休整的半个多月里,西华人民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了部队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尽管当时西华属于黄水泛滥的重灾区,人民生活极其困难,但在此情况下,西华的党组织和西华人民想尽办法,很好地解决了1200多人的吃住问题,而且在他们离别东征之时,又赠送粮食3万多斤、鞋袜200多双,现金2万多元(钢洋),并提供了渡河船只。因此,西华的杜岗村应视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豫东地区抗日武装的最初集结地。在这里会师的三支弱小革命武装力量,在以后的革命中点燃了豫皖苏边区的抗日烽火,并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中敌后抗日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第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