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连

湖南衡阳籍的烈士
朱少连(1887年3月20日-1929年1月8日),原名天资,字汉英,号孝莲,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竹花乡(现属曲兰乡)一户佃农家庭。[1]

人物生平

幼年曾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后经族人资助,得以赴衡阳继续上中学。中学毕业后,又考入了湖北铁路学校,191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株萍铁路局实习,当了一名火车司机。
1921年,朱少连被提升为株萍铁路局行车部总司机。他一家四口人就租住在安源镇牛角坡一间破旧的房子里。同年冬天的一个黄昏,他刚跑车回来,路过老街,被修车房的杨连秋一把拉住,说是要带他去一个地方,见几位有学问的客人。他顾不着回家,就跟着来到刘和盛小饭店。走进内屋,见到有四个穿长袍的青年正在和工人促膝交谈。经杨连秋介绍,他才知道其中一位,就是久已敬仰的毛润芝(毛泽东),另一位是李隆[zhì](李立三)。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我因经常往返长沙株洲,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你在长沙赶跑了张敬尧,能不能到安源帮大伙赶走欺压工人的王三胡子?(安源煤矿总监工王鸿卿)”接着,他和大家聆听了毛泽东、李立三同工人的谈话,谈俄国的十月革命,谈中国社会的现状,谈工人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等等。这些话,简直使他听入了迷,恍如眼前骤然展现出一个新的世界。
十多天后,当李立三再次来到安源时,朱少连热情地将他安排住在自己家里,并且协助李立三开办平民学校,动员工人子弟入学。平民学校的工人补习班(简称工人夜校)开办后,他又带头报名,并且发动路局和煤矿工人来校学习。他还常受李立三的委托利用跑车的机会,去长沙清水塘向毛泽东汇报,或者带回上级的指示。1922年2月,朱少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安源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并参与组建了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安源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