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拱坝

双向弯曲的拱坝
双向(水平向及竖向)弯曲的拱坝。它是拱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坝型。双曲拱坝的水平向弯曲可以发挥拱的作用,竖直向弯曲可实现变中心、变半径以调整拱坝上下部的曲率和半径。为适应特定的地形、地质和溢洪、泄水及厂房布置要求,使拱坝体型、应力及拱座稳定等更趋合理,可调整双曲拱坝的各种参数,并可在坝基增设垫座以周边缝与坝身份开,或在坝身设置切入缝和分离缝等。中国正在施工的二滩拱坝高240m,设计使坝顶溢流水舌与坝身中泄水孔水舌在空中相撞并在坝趾下游修建消能塘,总溢流及泄流量高达13000立方米/秒,消能效果较好。[1]

拱坝简介

(double-curvature arch dam
双向(水平向及竖向)弯曲的拱坝。它是拱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坝型。双曲拱坝的水平向弯曲可以发挥拱坝的作用,竖直向弯曲可实现变中心、变半径以调整拱坝上下部的曲率和半径。双曲拱坝的优越性可从这两个方向的弯曲中体现出来。一般情况,上部半径大些,可使拱座推力指向岸里;下部半径小些,可适当加大下部中心角以提高拱的作用。因此,双曲拱坝一般均采用变中心、变半径布置,具体又有等中心角及变中心角之分和拱冠梁有近乎直立和俯向下游之分。设置周边缝和垫座一般可改善地基(特别是不均匀或不规整地基)对拱坝坝身应力的影响,及改善或降低坝基(即垫座底部)应力以适应地基的要求。设置切入缝或分离缝可改变拱梁系统荷载分配以改善坝身及坝基应力以适应特定的要求。周边缝、切入缝及分离缝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它们改进了拱坝应力并扩大了拱坝的应用范围,优点较多。但也有人认为这些缝破坏了拱坝的整体性,削弱了坝体强度,其结构作用不明确。虽然对它们的作用至今还存在肯定和怀疑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从世界修建拱坝的实践看,这些结构缝屡见不鲜,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双曲拱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