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鮟鱇

鮟鱇目黑犀鱼科黑犀鱼属鱼类
深海鮟鱇(拉丁学名:Melanocetus johnsoni)为鮟鱇目黑犀鱼科黑犀鱼属鱼类。[2]是一种黑色的软体鮟鱇鱼,体色为深棕色或黑色。深海鮟鱇体型短小呈球状,头部硕大,嘴巴宽阔且近乎垂直,还长有长而尖的牙齿,能够捕食比自身还大的猎物。其背鳍下方布满了众多细小的皮肤棘刺。与其他同属物种相比,深海鮟鱇的钓饵臂更长,而下颌牙齿数量更少,但这些牙齿的相对长度却超过了其他物种。[6]
深海鮟鱇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热带亚热带深海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外海。它们生活在275~4475m的深海海域,[4]主要以小型鱼类、不同种类的虾、小型乌贼和海龟等为食。[5]
深海鮟鱇不是人类的食物来源,因此不会被人类猎杀。其于201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1]

命名

深海鮟鱇(Melanocetus johnsonii)名字中的“Melanocetus”来源于希腊语,其中“melas”或“melanos”意为“黑色”,“ketos”意为“任何大型海洋生物”,通常指鲸鱼。“johnsonii”是为了纪念马德拉岛的约翰逊先生,因为他发现了首个深海鮟鱇个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