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美术学院[1](意大利语: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ologna,简称ABABO)是建于1582年,位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艺术名城博洛尼亚市的公立美术学院。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82年,最初由卡拉奇三兄弟创立,是“波伦亚画派”[2]的起源地,影响了后来的欧洲艺术乃至世界艺术。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现有110位讲师,从事26门科目的教学工作。博洛尼亚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作为世界招生大学,汇聚了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Sale delle Belle Arti”(美术室)也于近期加入到传统的教学行列中,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以提高艺术修养,促进艺术信息的交流[3]。这一区域由学院和国家艺术馆共同管理,主要包括:学院博物馆,用于定期展出艺术方面和历史方面的文献;克莱门汀礼堂,为展览绘画作品的理想地方;教学楼,用于举办会议和讲座;多媒体馆和进步人士大厅——一个非常大的展览区,用于举办古代、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与博洛尼 亚的其它地方一样,这里的目标就是要重新唤起当现代人的高度历史意识和艺术意识,并以此去从事艺术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新的潮流;学院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如何构建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一个基于人类学传统理念的不断更新的模式[4]。
随着拿破仑的占领,克莱门汀艺术学院被镇压,但在1802年9月,博洛尼亚国立美术学院成立了。然后,学院根据城市计划将地点转移到了原耶稣会学院,地点为delle Belle Arti,该城市计划规定了将高等教育集中在城市的单个区域。教授的学科有所增加(建筑,绘画,雕塑,透视,华丽,人物形象,雕刻和解剖学以及裸体学校)。1804年,学院从克莱门蒂娜变成了国家学院,从波吉宫搬到了耶稣会新生院。在这些年中,建立了新的奖项,同时保持了Curlandese的奖项:在罗马提供了对artisis的一等奖,对学校学生的二等奖和“艺术养老金”。每年分配奖品,为获奖学生以及艺术家,教授,业余爱好者和业余爱好者的作品举办了一次公共展览,这一刻构成了博洛涅塞艺术生活的重要事件。为了学院的教学活动,造福学者和城市装饰,学校配备了一系列绘画作品 。1815年,随着罗马教皇政府的回归,该学校的教学结构(即宗座美术学院)保持不变。在19世纪,学院经常改变身份,根据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从国家学院变成皇家学院,然后变成教皇学院,再次变成皇家学院,最后回到了克莱门蒂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