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梦赉

清朝文学家
唐梦[lài],字济武,号豹岩,又号岚亭,生于明天启七年 (1627),终年72岁,淄川县南坡村人。

人物简介

唐梦赉少时跟从父亲学习古文,很受乡贤器重,高珩称其“异日当以文章名世”。他于清顺治五年(1648)中举人,翌年(1649)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顺治八年(1651)授翰林院检讨。翰林院受命将《玉匣记》和《玄帝化书》译为满文,唐梦赉以为两书皆荒诞离奇,诬民惑事,上疏请罢,又疏斥谏言官张煊、阴润之失,顺治九年(1652),他请假回家归葬亡亲,临行之前,谏疏事发。御史张煊弹劾李道昌、王世骥等人,致李、王等人丢官,而自己也因此名列外转。张煊不服,反而攻击唐梦赉上“谏疏”阻译《化书》是“干重典”。唐梦赉又因为纠劾某位给事中而[]怒朝廷要员,陷入朝中派系斗争漩涡,竟被罢官。詹事李呈祥等人虽上疏为唐梦赉申辩,然其去意已决,遂拂袖而归。当时唐梦赉年仅26岁。归田后,寄情山水,栖心禅悦,日与高珩等人诗酒唱和,并两次南游。但他对国家政事仍然关心,时为经世之言,只是未再入仕。

人物轶事

唐梦赉罢官归里后,虽然身居林下,却不甘寂寞,关心当地的政事民风,参与部分政务活动;他读书广博,勤于著述,著有《志壑堂集》24卷、《志壑堂后集》8卷,曾被推荐[zuǎn]修《淄川县志》、《济南府志》;他重义怜才,提携后进,经其指授,他们大都成为名士,其中取得科第者有苏元行、谭再生、杨万春等人;他还为《聊斋志异》作序,与蒲松龄交往频繁、友情深厚。清初,以唐梦赉为核心,在淄川形成了一个交游广泛而密切的文人圈。可以说,不论是人格品德、作文立言,还是社会声望,唐梦赉在当时当地都有着很高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唐梦赉被他人神化,经广泛传扬,逐渐演化为一个鬼神都敬畏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