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山

湖北省黄冈市名山
龙王山位于中国湖北省黄州市西侧,由原来的赤壁矶(即东坡赤壁)、玉几山、聚宝山、龙王山四部分组成。山体主要由黄泥土质构成,山形呈盘龙状,因此得名。龙王山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82米,是黄州城区的最高点。明洪武年间,人们在此依山筑城,使其成为黄州城北的屏障。山上林木茂密,山东的聚宝山有“晶莹似玉”的大小卵石,山南的玉几山形似玉椅,围护着城北。山西的赤壁矶颜色[zhě]红,山崖突出下垂,形如悬鼻。历代在此建有亭台楼阁,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冈行署设立“赤壁管理处”,对古建筑群进行修缮扩建,并新建楼亭池[xiè],辟为“赤壁公园”。山内有防空洞,战时可用于指挥工程,山上树木稠密,便于部队集结隐蔽。

历史沿革

明代洪武年间,依此山筑城后,成为黄州城北的屏障。山上林木青翠,山东聚宝山,有“晶莹似玉”的大小卵石。山南玉几山,形似玉椅,围护城北。
翻开历史的黄州府城图,龙王山雄踞府城之北,南有赤鼻山,西有聚宝山,拱护府城。龙王山下有多条山岗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黄州城内外街道,房屋依山岗、沟谷而建。有人将龙王山下的山岗比喻为龙须,也有人将其比喻做手背和五指。手背即城北高阜龙王山、赤鼻山,聚宝山,五指即为三山发脉的五条山岗。
黄州古城是明洪武初年开始兴建的,当时朱元璋诏令天下:“广积粮,高筑墙”。黄州知府李仁及驻军指挥黄荣禀承朝廷旨令,动员府属军民兴建黄州府城,将宋元两朝黄州州城不成规划,滨江傍湖,地势低洼,常遭水患的弊端,迁移到向北移二里处修建新城。新城位于龙王山龙脉之上,地势高昂,规制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