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驮岩遗址-抖音百科
简介
感驮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北约500米的后龙山下,为一洞穴遗址。现存遗址面积1200平方米,有400平方米文化堆职层保护较好。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97至2000年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380平方米,发现墓葬三座、灰坑一个、用火遗迹多处,完整的陶、石、骨、蚌、铁器千余件,依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的变化,感驮岩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文化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三期。感驮岩遗址的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独特的牙璋、炭化粟等在广西史前考古中还是首次发现。牙璋的发现,证明感驮岩遗址与中原地区古代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感驮岩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广西史前文化空白,为研究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古代社会面貌及古代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遗址所在洞穴洞高1-20、宽20-70、进深30-50米。洞室南部近洞口处为清代土司衙署遗迹。洞内和洞外现存遗址面积约12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文化堆积约400平方米。有台阶直达山顶,可以俯瞰那坡县城。发现1997年8月—2000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那坡县博物馆对感驮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及整理,揭露面积38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3座,灰坑2个,用火遗迹多处,完整的陶、石、骨、蚌、铁器千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