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甲鱼

泥盆纪早期的无颌鱼类,是头甲鱼科的代表属
1
2
头甲鱼(英文:Head shield学名Cephalaspis),是生活在泥盆纪早期的无颌鱼类,是头甲鱼科的代表属。头甲鱼的科学分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骨甲鱼纲-头甲鱼目-头甲鱼科-头甲鱼属,其模式物种是利氏头甲鱼(Cephalaspis Lyelli)。[2][6][5]
头甲鱼所属甲胄鱼类,可能起源于奥陶纪,由无甲胄祖先进化而来,莫氏鱼或是其残余代表。泥盆纪时,头甲鱼适应性辐射发展,迎来繁盛。但因无颌,在与有颌脊椎动物竞争中落败,泥盆纪末基本绝迹,其间关键演化环节仍待探索。[4]19世纪早期,头甲鱼第一块化石在英国老红砂岩被发现,于1846年,由Agassiz[a]将其科学命名并描述。其化石在加拿大乌克兰、欧美多地出土;分布范围从欧洲到北美洲,甚至更远的地区。头甲鱼带甲的头部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其长度约占身体全长的三分之一,且宽度几乎与长度相当。由于口位于头部下方,眼睛则在头骨顶部靠得很近。[2][3][5]头甲鱼栖息在淡水和河口环境中,占据底栖生态位,作为食腐动物和滤食动物,它们可能以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和小型生物为食,在其所处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发挥着作用。[8]
头甲鱼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在进化上,其有助于探究脊椎动物演化及颌与鳍的进化;在生态方面,它们的化石和研究能还原史前生态,明确其在生态系统的角色;在技术应用上,对头甲鱼的研究可推动计算流体动力学等技术在古生物学的应用发展 。[9]

演化历史

起源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