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方纲-抖音百科
翁方纲(1733-1818年),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他出生于北京大兴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任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1]翁方纲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他提出了“肌理说”的诗歌创作理论,主张诗歌应该遵循古典规则 ,反对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认为人性本恶,崇尚历史圣人和儒家经典。他也很欣赏李白和苏轼的作品,曾在个人图书馆中为苏轼的诗集命名一间房间。翁方纲的书法以隶书为主,模仿欧阳询和虞世南的风格,被认为与刘墉[yōng]同样出色。他的诗歌理论形成了“肌理派”,强调诗歌应该通过学术思考来探究普遍的模式和结构。 人物简介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又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他是清中叶一位著名的学者,六七十岁时还能在灯下作细书,阅蝇头字。每过一岁,翁方纲必用西瓜子写下四个楷字,五十岁后写“万寿无疆”,六十岁后写“天子万年”,至七十岁后则变成“天下太平”。最后一年元旦时,写到第七粒西瓜子,眼睛因疲劳看不清东西了,他感叹地说:“吾其衰也!”不久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