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船

两个单船体横向固联构成的船
双体船(英文名:Catamaran)是指将两个单船体横向固联在一起而构成的船。[1][2][3]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劳动人民为了减少波浪的影响,采取了双体船并列航行的办法。在《三国志》中也有双体船在长江上破浪行驶的记载。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使用双体船的年代也很早,东南亚沿海和夏威夷群岛的渔民常用双体船捕鱼,摩洛哥人也使用过双体船作为摆渡船。然而,在蒸汽机发明后,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双体船阻力大、速度低、经不起风浪冲击,双体船一度被放弃制造和使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动力装置和造船材料有了明显改进,双体船在20世纪60年代又开始广为采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们对水面舰船规律认识的加深,发现将单一船体分成两个,可以使每个船体更瘦长,从而有可能减小船的兴波阻力,尤其在高速行驶时,兴波阻力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从而诞生了近代双体船。1973年,美国率先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小型双体船“凯玛利诺”号。1991年,美国也建成了3400吨级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胜利”级。这为之后发展更大吨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参与双体船的研制。英国德国荷兰挪威芬兰韩国丹麦瑞典俄罗斯等国也都提出了建造计划和设计方案。[4][5]
双体船是由两只相同尺度的船体,在相对一侧的水线以上,用中间连接桥连在一起的一种船舶双体船有两个船首,两个船身和两个船尾。在每个船身内部都装有一套动力装置,可同时转动,从而带动船尾螺旋桨,来推进船舶。双体船按船体的形状,分为对称形双体船和不对称形双体船。该船稳性好、使用率高、造价低、但其中间体结构弱,容易发生断裂等。双体船为满足使用要求大都在逐步向天型化发展,并为改善快速性和耐波性尝试向复合船型发展。其中,小水线面船型将从双体演化成单体或三体、四体、五体等多体。[5][1][2][3][6]

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为了减少波浪的影响和危害,曾采取两条船并列航行的办法。《三国志火烧赤壁的故事中,就有将船并列起来,在长江上破浪行驶的记载。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使用双体船的年代也很早。东南亚沿海和夏威夷群岛的渔民,常用双体船捕鱼。摩洛哥人也曾在两条木船上架起桥板,作为摆渡船。蒸汽机发明后,尽管在俄英、美三国都先后建造过用蒸汽机作动力,由明轮推进器来推进的双体船,但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双体船阻力大,速度低,经不起风浪冲击,而一度被放弃制造和使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动力装置有了明显改进,蒸汽机已被柴油机、燃气轮机所代替;明轮推进器被螺旋桨推进器所代替,船舶的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在造船材料上,高强度钢的采用,焊接技术的推广,给新型双体船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