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

四川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的古城
得汉城,又称安辑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城东北约45公里的永安镇得汉城村山上。[1]得汉城地处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地理位置险要,三面临涧,背靠群山,四面陡峭。历史上,得汉城曾作为军事重地,经历了多次重要战役。[2]

自然地理

得汉城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通江县城以北45公里的永安镇,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居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南江二区县,北连陕西省镇巴县[3]

历史沿革

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长江全线向宋军发动进攻,四川安抚置使余玠实行“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授都统制张实躬率将士,因险垒形,储粮建邑。被谌称为南宋四川抗元八柱之一。清嘉庆3年避白莲教,通江县衙曾迁于此;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得汉城成为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红军曾在此设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电台、彭杨军事学校、保卫局、造币厂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