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马忠(?~249年),字德信,本名狐笃,巴西郡阆中(四川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1]
马忠幼年由外祖家抚养生活。他曾为郡吏,因被举荐为孝廉得以出任汉昌县县长。刘备东征时在在猇亭战败,巴西郡太守阎芝派马忠送五千名兵源到前线,受到刘备的赞赏。建兴元年(公元223年),马忠被任命为丞相府门下督。建兴三年(公元225年),马忠被诸葛亮任命为[zāng][]太守,之后他顺利平定南中叛乱。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马忠升任丞相参军兼任州治中从事。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出兵岐山,马忠奉负责督运粮草的李严之命传话让诸葛亮撤兵,他因此留在军营中参谋军事。大军返回后,马忠督察将军张嶷等平定汶山郡叛乱。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马忠接替张翼成为庲降都督,平定了刘胄的叛乱,因此被加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并被封为博阳亭侯。随后马忠带领张巍恢复越巂郡的控制,被加升为安南将军,并进封彭乡侯。延熙五年(公元242年),马忠被加封为镇南大将军。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马忠病逝于任上,其爵位由儿子马修继承。[1]
蜀汉国主刘备认为马忠是贤才。晋朝史学家陈寿认为,马忠为人宽宏有度量,喜欢诙谐大笑,但忿怒却不会形于色,他处事果断,恩威并立,受到南方少数民族的敬畏和爱戴。[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