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淑英-抖音百科
刘淑英(1620年-约1657年),字木屏,号个山人,江西安福县三舍村人,明代女诗人。她是庐陵(今江西省吉安)王蔼的妻子,刘铎的女儿。因幽居期间常居个山,故得号个山人。刘淑英的代表作是《天雨花》。她的幼年丧父,新婚丧夫。[1][2][3]1646年,清军攻入吉安,刘淑英倾尽家资招兵买马,希望能保卫家乡。1649年,清军再次占领江西,刘淑英带着老母和孩子流亡湖南、四川等地。[4][5][6]流落五年后,她回到故乡,在山间卜居,建立“莲舫”庵,专心侍奉母亲和孩子,参禅礼佛,[7]过着清苦的生活。[8][9][10] 个人经历
刘淑禀承家教,自幼攻读经史,饱读诗书。但因生于明末清初的动乱之世,经历颇多曲折:幼年丧父,新婚丧夫。甲午年间李自成攻陷军师,据徐鼐《小腆列传·列女》云:淑英闻之恸哭曰:“吾恨不为男子,然独不能歼此渠争,以报国雠[chóu]邪!”1646年,清军攻入刘淑家乡吉安,当时江南义军纷起,刘淑受此感染,倾尽家资招兵买马,希冀为保卫家乡而尽一己之力。她在《军事未毕家人劝我以归》诗里写道:“屡世余家受主恩,结营细柳已成军。毁尽钗环纾[shū]国难,九原聊欲慰忠魂。” 时驻军长沙的何腾蛟,势力渐大,刘淑准备投奔何腾蛟,希望能够共同抗清。不料赴楚途中先遇永新守卫张先壁,先壁不仅抗清意志不坚,还意欲纳刘淑为妾。坚贞高洁的刘淑岂受此辱,坚拒之,张仗着人多势众,将刘淑英关押。刘淑英在禾川囚室里,义愤填膺[yīng]挥笔写下慷慨激昂的诗句:“销磨铁胆甘吞剑,抉却双瞳欲挂门。为弃此身全节义,何妨碎剐裂芳魂!”张先璧贼心未死,千方百计进行劝诱,却被刘淑英严词叱退,她在囚室墙壁上题写一首七绝,以表示她的鄙视:“莫向西风泣数奇,也知夙昔有分离。来朝快把头颅断,不听群鸦聒耳啼。” 张慑于刘淑英的凛然正义,释放刘淑英并遣 散其部(一说淑英愤而自散其部)。1649年,清军再克江西,以残酷的杀戮来巩固其统治。刘淑携老母稚子,辗转湖南、四川等地避难。流落五年后返回故乡,卜居山间,辟“莲舫”庵,自此侍母课子,参禅礼佛,过着布衣蔬食、贫病交加的清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