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铺码头-抖音百科
十六铺码头,是上海外滩最著名的码头,[1]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拥有150年历史。[2]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3]承载着很多关于上海的历史人文记忆。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随着上海外滩历经近3年整体改造,这座外滩最著名的老码头也脱胎换骨,重新精彩亮相,功能再造。 历史
老上海十六铺码头
据上海市档案馆编著的《上海名街》记录: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这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 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的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则由铺内各个商号共同承担。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只划分到了16个铺(即从头铺到十六铺)。而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也就存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