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芡河-抖音百科
芡河,古称沙水,春秋时亦称濮[pú]水,三国时期名渠水。《水经·渠水注》:“(沙)水东注,即濮水也,俗谓之父水也。”故道久已不寻。下游古时称欠河,因沿河盛产芡实(俗名“鸡头”),人们又称呼其为芡河。淮河支流茨淮新河的支流,古河道源于河南省郑州西北黄河南侧,东南流经开封、扶乐、陈县、利辛。现芡河源于涡阳县花沟集南杉木桥,东南流经公吉寺至郭寨东入利辛县境,再东南流经旧城集西、过芦沟集入蒙城县地,再东南流至怀远县,原在荆山以西注入淮河。1971年开挖茨淮新河时,芡河下游被截断4公里,于怀远县茨淮新河上桥枢纽注入茨淮新河。芡河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175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界洪河、孙沟湾、泥沟等。1954年引芡入涡工程,将境内的芡河截为3段:上段盛黄乡康桥以北由北凤沟引入涡河;中段自康桥至望疃[tuǎn]乡张营子,由孙沟湾引 入涡河;下段自张营子以下仍入淮河。为利用河水蓄水灌溉,河道上建有吕望节制闸、陈桥节制闸、河口建有上桥闸。 干流概况
芡河,源于涡阳县城西20公里处的清游湖。东南流至杉木桥北,与薛沟会合。东南流至沈庄东,与胡沟会合。东南流至花沟集北,与涡标河会合。东南流,与石雁沟会合。东南流至公吉寺北,与界洪河会合。东南流至赵桥西,与涡楚河会合。东南流至董楼南,与白膏沟会合。东南流至郭圩庄东,银河水自东北注入。东南流入利辛,在县境行16公里。1954年至1955年,该河于石雁沟、白膏沟、北风沟8处分段引入涡河。芡河自涡阳县东南流经公吉寺至至郭寨东入利辛县境,再东南流经旧城集西、过芦沟集入蒙城县地,再东南流至怀远县。利辛县县境内长34公里。芡河由胜利沟口入蒙城境,东南流经吕望集、陈桥集南、顺河集北、立仓集南至枣木桥北出境。境内长46公里,两岸33条大沟注入,流域面积约704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3.3%。河道淤积成喇叭形,宣泄不畅,不能通航。沿岸旱、涝频繁。芡河于万福镇夏庄流入怀远县境,在荆山西南汇入茨淮新河。境内流域面积546平方公里,长44公里。河槽宽而浅,形同湖泊,两岸多湾汉、岗嘴,河面宽窄不一。该河水质达国家1级水质标准。 [1] 芡河河口段也称芡河湖,又称茨河洼,系芡河下游部分,泛指入茨准新河处,俗称“南北河”,主要在荆芡乡至万福镇找母桥以东地带。河湖常年蓄水,因流域百公里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水质为I级开发为城市居民饮用水源。当准新河上桥闸下水位达18米时水面面44平方公里,可蓄水0.8亿立方米。 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