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系军阀

西南军阀派系之一
滇系军阀为西南军阀派系之一。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及其部下顾品珍等统治云南,不断派兵进占贵州四川等省,被称为“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早期以唐继尧为首,主要辖滇、黔两省,后向四川扩张。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

形成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十分严重,清朝政府不得不以“新政”为名,实施某些改良,其中之一就是在“整军经武、以救危亡”的口号下,组建新军。清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36镇(师)新军,地处祖国边疆的云南因国防需要,计划建立新军两镇,但直至辛亥革命前只编成一镇,被命名为陆军第十九镇。第十九镇以及云南全省巡防营(62个营)官兵约3.5万人,这在清末各省中,是一个军事力量较强的省区。辛亥革命以后,云南的新军和巡防营的结合和改编,最终演化为由云南地方实力派控制的相对独立的“滇军”。
清政府为了应付边疆的危机,在云南建立新军,开办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1907年9月创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堪称全国一流,对日后云南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影响甚大。[1]有人认为:“云南讲武堂之声誉昭著,不亚于日本士官、保定之军官学校。”滇军早期的大部分军官出自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