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是南宋初年闽人叶廷珪编集的一部中型的类书。[5]全书共二十二卷,合计五十多万字,《海录碎事》将叙事和诗赋合为一体,共征引各类书籍诗文达千种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都引自原书;从收书范围看,经、史、子、集四部均有收录,全书分为天、地、衣冠服用、饮食器用等十六部。[4][6][3]《海录碎事》的编纂时间是从绍兴十八年秋到十九年五月。[7] 《海录碎事》自问世后的很长时期里一直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直至19世纪六十年代,夏承焘先生提及《愁赋》片段存录于《海录碎事》卷九下,考证了《愁赋》词篇的存在,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世纪九十年代,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这部典籍。[8]《海录碎事》作为宋代的一部私修类书,分类合理,收录资料丰富,尤以诗文为多,不仅方便查找资料、文章出处、典故,共科举学习作诗作文之用,而且具有传承文化与文献保存的功能。[2] 书名
《海录碎事》起初起名叫《一四录》,后改为《海录碎事》。其中,海代表广博渊湛的意思。[1][6]
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