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孙

崔元孙
崔元孙(?-466年),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刘宋尚书度支郎。刘宋泰始二年(466年),刘宋中央军讨伐沈文秀,寻阳平定后的八月,宋明帝[]派崔元孙前往慰劳诸军,崔元孙与明僧暠战败被杀,朝廷追赠崔元孙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崔元孙的夫人房氏携带儿子崔亮前去历程投奔崔元孙的叔父崔道固

人物生平

崔元孙,字元孙,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官员,出身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他的父亲是崔修之,曾任清河太守。崔元孙凭借家族背景进入仕途,最终担任尚书度支郎。在刘宋泰始二年(466年),宋明帝为了讨伐沈文秀,派遣了青州刺史明僧暠和东莞东安二郡太守李灵谦等人出兵。崔元孙奉宋明帝之命慰劳前线义军,并随后与明僧暠一同领兵进攻沈文秀,但不幸战败并被杀。他因其忠诚和勇敢被追赠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并被赐予谥号“贞烈”。[1]

亲属成员

崔元孙曾祖父崔琼,为前燕车骑属。祖父崔辑,为刘宋泰山郡太守。父亲崔修之,为刘宋清河郡太守。其妻房氏,出自清河郡房氏一族。长子崔亮,历任北魏吏部尚书、尚书仆射、赠仪同三司、冀州都督。次子崔敬默,为北魏征虏长史。三子崔隐处为青州大中正。女儿崔氏,嫁与房爱亲为妻。[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