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制造专家
1
4
吴运铎(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男,[1]祖籍湖北汉阳(今武汉市蔡甸区),[7]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制造专家,[1]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7]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8]
1938年,吴运铎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吴运铎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9]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刻苦钻研技术,他先后主持无后坐力炮高射炮迫击炮和轻武器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青年兵工专家。[10]先后担任重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等职务。[11]1953年年初,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成长、战斗经历撰写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同年7月在北京首次出版,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8]1958年3月25日,吴运铎开始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所主任、所长,其间,他受命组建了导弹地面设备研究室和专业实验室,开展了中国最早的导弹地面设备研究工作。[12]1960年夏天,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中国导弹研制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吴运铎带领研发人员抛开资料,继续进行研制,成功地仿制了东风一号、红旗一号地面设备,自行设计研制东风二号地面设备。[8]1963年,吴运铎担任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78年,在全国总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吴运铎当选为执行委员。后任五机部科学院副院长。[1]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因肺心病复发抢救无效,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1]
吴运铎一生多次获得嘉奖,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吴运铎“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邀请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3]1991年,他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9年9月25日,吴运铎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