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军

老子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以不同方式投入了抗日救国斗争。鲜为人知的是,有两位爱国老人张一麟李根源曾发起创立“老子军”,在当时传颂一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日的信心。

由来

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眼看着日本人在国土上肆虐横行胡来,而且战事不济,同胞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苏州的两位老人张一麟、李根源就要组织一支“老子军”上前线与鬼子拼命。
抗日战争爆发时,张一麟已是年逾古稀,李根源也年近花甲,但这两位志在千里的伏枥之老骥于国难当头之际,壮怀激烈,以笔为枪,共同创办《斗报周刊》,义愤填[yīng]地号召全国人民坚决斗争抗战到底,不获全胜决不罢兵。张一麟以“江东阿斗”为笔名,撰写发刊词,呼吁当局倡行“三不主义”,即不不抵抗,不签订丧权辱国之条约与不压制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民国元老蔡元培等人对该刊极为重视,认为其是催国人奋进以抗战之号角。
1937年8月中旬,日军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将战火燃烧到苏州附近的上海一带。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张一麟李根源一方面在苏州组织“抗日治安会”,将大宗募集来的棉衣、食物、药物输送到上海,支援浴血抗战的将士;另一方面,为发动老年人也象青壮年那样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斗争,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他们二人与各界爱国人士协商,筹建了一支以老年爱国者为成员的抗日“老子军”,到战场上去真刀真枪地与日本侵略者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