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待问

明崇祯年间户部尚书
李待问(1582—1642),字葵儒,号献衷,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生于官宦家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在明朝崇祯年间,曾担任户部尚书

基本内容

李待问(1582—1642),字葵儒,号献衷,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生于官宦家中。父亲李畅,曾为嘉禾县官。待问天资聪明,被人称为神童。待问6岁时,金鱼堂陈氏祠塾师陈某,免费让他入塾读书。他经几年刻苦学习,文才长进,在童试中,成绩优异。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南海县县学。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乡试中56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
23岁时,任福建连城县令。后调沙县,再调晋江。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起,李待问先后任礼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熹宗天启六年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府。当时,魏忠贤到处建造生祠,在南京的生祠建在明孝陵大道上。凡去[]陵的官员,守祠太监都要其拜祀魏祠。李待问谒陵后,立即驱车赴任,不去拜祀魏祠。魏忠贤知道后,怀恨在心。松徽等郡请给魏忠贤建祠,待问把他驳回。适逢楚地山民起事,魏忠贤就借这两件事罗织罪名陷害他。待问便托病辞职。
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任用待问为户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待问到任后,大力整顿,定出规章,把过去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提前完成。他曾多次上奏,为民请命,如增修堤堰,赈济蝗灾,水灾地区,减免一半辽饷,取消穷县赋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