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凡塔石窟

埃勒凡塔石窟
印度中世纪印度教石窟,也称象岛。埃勒凡塔石窟距孟买约10公里,因16世纪葡萄牙人在登陆地点附近发现1尊石雕大象而命名。岛上共有5座石窟。埃勒凡塔石窟通常特指第1窟,约开凿于8世纪。埃勒凡塔石窟是一座凿空山岩的湿婆神庙,形制类似埃洛拉石窟第29窟。正门北向,东西亦开入口。窟内列柱林立的大殿平面呈十字形,边长约40m。

简介

尽管石窟开凿于公元450年到750年佛教衰落,印度教兴起的阶段。虽然经历了葡萄牙侵略者的蓄意破坏,它的规模、景观,以及艺术感染力仍然可以和世界上任意一处最出名的石窟相媲美。石窟内有大量的浮雕塑像,其题材多为湿婆印度三大神中司破坏之神)的传说故事和古印度人的生活情景,其雕塑的神像、雕饰具有高超技巧,为印度石窟艺术的代表。

地理

埃勒凡塔石窟,位于印度孟买以东6公里的阿拉伯海上。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象岛石窟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象岛石窟艺术属印度教建筑中的马拉他派,即利用石材或巨大岩石凿成,其营造时间较长,整个石建与雕刻装饰浑然一体,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