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顺桥

河北保定满城区方顺桥乡的桥梁
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乡方顺桥村,[1]南北跨越方顺河。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09年),曾名双凤桥、访舜桥。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毁于战乱后重修。方顺桥桥身由大跨度单圆拱为主体,两侧各附有一个小拱,为泄洪保护桥身之用。桥身为花岗岩料石结构,桥面呈弧形,共有30根望柱。中间桥拱上有吞水兽,南北桥头有汉白玉雕狮。拱券采用横向交错砌筑而成,桥体两侧的栏杆粗壮高大。2013年5月3日,方顺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顺桥是中国古代拱桥艺术的典范,造型优美,意境浑厚,线条柔和,工艺精细。方顺桥的历史年代为宋—明。

简介

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方顺桥村,横跨于龙泉河上,因在方顺店附近而得名。东经115°14′52″,北纬38°46′45″,海拔高程33米。古时候驿路从方顺桥上通过,是京师经保定府去南方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历代的重要关卡。据民国十八年(1929)《满城县志》载,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开皇、金明昌年间继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桥毁,僧德印募修。现存建筑为明重修。
方顺桥为三孔石桥,中孔较大,两侧各一次孔较小,均由细石料砌成,石[xuàn]雕栏,坚致雄伟。根据实测,桥全长30.61米,宽8.07米,由基础上皮至望柱顶高8.765米,中孔净跨14.34米,净高6.15米,两侧小孔净跨3.43米,净高3.7米。券条石均垂直于桥的走向,主券当中有戏水兽。桥上共有30根望柱,其中保留有22根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石栏板28块,其中有24块带雕刻栏板,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由长条石铺垫,桥两端各有两个巨狮,分踞左右。石桥造型流畅古朴,保持了早期拱桥的特点,另在该桥西侧300米处设计了两道护桥分水闸,用以分水泄洪,保证古桥安全。方顺桥历史悠久,古朴壮观,坚固耐用,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在道路交通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使用。方顺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当中(编号7-0753-3-051)。
方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