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献瑶-抖音百科
官献瑶[清](1703-1782)字瑜卿,福建安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十年前后在世,年八十岁。[1][2]少弧。[3][4][5]以拔贡生授国子监学正。[6][7]乾隆四年(公元一七三九年)进士,改庶 吉士,充《三礼》馆纂[zuǎn]修官。散馆,授编修。历官提督陕甘学正。[8][9]迁司经局洗马,乞养归。[10] 简介
漳浦蔡世远、桐城方苞高足弟子。乾隆四年(1739)进士。先后以国子监助教,三礼馆纂修,主持浙江乡试,提督广西、陕甘学政。著有《读易偶记》三卷,《尚书偶记》三卷,《尚书讲稿》、《思问录》一卷,《读诗偶记》二卷,《周官偶记》二卷,《仪礼读》三卷,《丧服私钞》并《杂记》一卷,《春秋传习录》五卷,《孝经刊误》一卷,《文集》十六卷,《诗集》二卷。 发展
官献瑶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7岁入里塾,由父亲亲自课督,学习成绩良好。16岁进入县学,得到学使的赏识,以私俸奖给他购书籍。27岁,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得到漳浦学者蔡世远的赏识,被收为门生,又经蔡世远的介绍 ,受业于桐城著名学者方苞。当时献瑶已博通经书,留心正学,在这两位老师指导下,深入探讨濂、洛、关、闽等家的精义和六经深奥的论点,成绩优异。时值李光地的孙儿清植,在京任礼部侍郎,聘他为家庭教师, 因得遍读李光地所著书籍。他崇拜李光地的学说,还能有所发明。高安朱轼(文华殿大学士)很推重献瑶,曾说:“我老了,振兴吾道的重任,就落在你身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