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蟾岩遗址-抖音百科
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岩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向东南方,高出洞外地面约5米。遗址内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四枚水稻谷。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谷壳标本和陶器等。这些文物表明,玉蟾岩曾是晚期石器时代的狩猎营地。玉蟾岩遗址的重要发现还包括四枚栽培水稻的谷壳标本。这些谷壳标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实物证据。2001年,国务院将玉蟾岩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玉蟾岩遗址被列入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历史沿革
玉蟾岩遗址是1988年发现的。中美合作发掘玉蟾岩遗址,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1993年和1995年,在该遗址连续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世界轰动。据考古发掘队中方队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研究员介绍,此次发掘集中了当今世界上研究农业起源的最权威的专家,其中有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巴耶瑟夫等4位外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水稻史专家张文绪教授,以及来自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近30人,发掘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稻作农业起源更早、更多的证据。[1] 地理环境
经过1993年、1995年、2004年等三次考古发掘的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州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具有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特征。三次考古发掘均出土了陶片,但分属不同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