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牟(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公子,[1][2][3]又称魏公子牟或公子牟。[4][5][6]魏国征服中山国后,[7][8][9]封魏牟于中山,[10][11][12]因此也被称为中山公子牟。[13][14][15]他活动于魏昭王和魏安僖王的统治时期(前295年至前243年)。魏牟曾与公孙龙交好,[16][17][18]深信其言,积极为公孙龙辩护,并赞同他的“指不至,至不绝”观点。[19][20][21]《庄子》和《列子》中都有关于他与公孙龙的论辩的记载,他的思想与道家杨朱学派接近。《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类有《公子牟》四篇,但汉朝时已亡佚。[22] 相关事迹
《列子·仲尼》的记载
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事,而悦赵人公孙龙。乐正子舆之徒笑之。
公子牟曰:“子何笑牟之悦公孙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