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原前光

柳原前光
柳原 前光(やなぎわら さきみつ、1850年5月4日(嘉永3年3月23日)-1894年(明治27年)9月2日)日本幕末至明治时代公家华族、外戚、政治家、外交家。正二位·勋一等·伯爵。幼名次良麿,出身公卿明治天皇典侍柳原爱子之兄。大正天皇嘉仁舅父。柳原前光,本姓藤原氏,日野家·权大纳言日野俊光的四男权大纳言资明始分家,居地曰柳原,故以为氏焉。自资明始,至柳原前光(西元一八五○~一八九四年),为柳原氏之二十三代,柳原前光位伯爵,曾任枢密院顾问。祖隆光,父光爱,俱曾任大纳言之职。前光在明治元年(一八六八),戊辰之役,任东海道先锋总督,曾请攻取江户明治维新後,曾任外务权大丞。明治三年七月,遣派来华与清室谈判修好条约。明治四年四月,为全权办理大臣伊达宗城的副使,再派遣来华谈判,在天津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会见,签订所谓中日天津条约。明治七年二月,派为驻北京特命公使,辅助大久保利通中国的外交谈判。後命为驻俄公使,再回国为元老院议官,後任元老院议长、赏勋局总裁、枢密院顾问、宫中顾问等职,并制定皇家典范。明治十七年(一八八五),授与伯爵。明治二十七年九月二日病卒,享年四十五岁。藤原日本巨室,故柳原氏亦世代簪樱。

人物生平

世代公卿

1850年5月4日(嘉永3年3月23日)生于京都府贵族柳原家,是议奏·权中纳言·国事御用挂·正二位柳原光爱之子,柳原家第二十三代家督,生性刚毅。柳原家系藤原北家真夏流日野家庶流,家格是名家,属堂上家广义上是摄关家、清华家、大臣家羽林家、名家、半家的总称,狭义上指羽林家以下、也被称为平堂上),在序列上处于与羽林家同列、半家之上的位置。名家同羽林家一样最高可官至大纳言(传自中国的门下侍中,唐名亚相·亚槐),但也有极少数例外,如日野家出过左大臣,鸟丸家、万小里路家出过内大臣,而柳原家有进位准大臣者,所谓准大臣是在日本朝廷中享有相当于大臣的待遇,以及类似称号,传自中国隋唐时代的仪同三司,位阶三位(正三位·从三位),在宫中以三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之下、大纳言之上的席次参与朝议。父亲光爱在幕末积极为国事奔走,安政年间曾参与岩仓具视公卿发起“廷臣八十八卿列参事件”,位列“安政勤王八十八公卿”之一,属于反对德川幕府的尊皇攘夷派公卿,柳原前光深受其父的影响。元治元年8月(1864年9月),14岁的柳原前光入朝廷出仕,授正五位·侍从(唐名拾遗)。

维新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