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全河-抖音百科
天全河,古名和川河,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河流,属于大渡河水系,汇入青衣江。发源于天全县境西部紫石乡(已并入喇叭河镇)境内海拔4386米的金棚山东南麓, 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400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350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07立方米/秒。年平均输沙量为130万吨,侵蚀模数为751吨/平方公里。两岸森林密布,悬泉瀑布飞泻而下,沟谷溪流奔腾不息。源头地区为中国一类保护动物羚牛保存较多之地,1973年国家在此建立了保护羚牛为主的“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天全河引水困难,但水力资源丰富,干流和支流上多建有水电设施。天全河河谷虽然山高沟深,但历来为成都平原穿越二郎山经康巴地区到达藏地的要道,也是著名的国道318线川藏线经过的地方。 干流概况
天全河:吉称和川,《通志》谓即和夷底绩之和川。建置天全州后,始改称天全河。发源于天全县西北角的金棚山,最上源称黑龙江沟,东流纳红流沙沟后转向南流,称冷水河。南下纳黑漩沟、关房沟后,因河畔春夏多喇叭花而称喇叭河。冷水河与喇叭河干支流两岸原始森林密布,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羚牛保存较多之地,1973年国家在此建全国唯一保护羚牛为主的“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喇叭河南下纳爆火岩沟、漩漩沟、峰子沟、壮牛沟、昂州河至两河口纳西南流来的两路河后转向东流始称天全河。冷水河与喇叭河两岸多海拔三千米以上高山,应列为上游。天全河向东纳三道沟、猫子溪、雄黄溪、大鱼溪、小鱼溪后转向东北,经紫石乡政府驻地,在脚基坪纳北来的拉塔河,再向东北纳小洞溪、纸厂沟在和平村转向东南流;经青石乡政府驻地纳白沙河在天全县城西的禁门关穿长约50米的落西山、大岗山对峙的龙尾峡。从两河口到禁门关,两岸均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应列为中游。禁门关以下的下游段,天全河进入低山丘陵区,在大林山东侧纳思经河后转向东流,经和源乡和始阳镇政府驻地,向东至多功、乐英两乡交界的两河口汇合与千流相当的最大支流荥经河,再东北至飞仙关注入青衣江。全长109千米,流域面积4001平方公里。河口高程600米,流量208.920/秒,落差35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8.289万千瓦,加荥经河为120.48万千瓦。 主要支流
荥经河:发源于荥经县与泸定县交界的大矿山东南麓,始段称祁家沟,东流至三合乡火谷坪后改称代黄沟,东北流至双林村两合水纳东北流来的茶河,东流至建政村纳团灵山流来的三岔河,在三合乡政府驻地纳香炉山流来的瓦前沟后转向东南流后开始称荥河,在新庙乡政府驻地纳头道水后转后东北流,在泗坪乡政府驻地纳北来的大堰沟和南来的桥溪河,再流向东北在荥河乡纳小河子转向东,经烈士、民建两乡政府驻地东南流至花滩镇纳相岭河,然后转向东在荥经县城东北纳南来的经河,合称荥经河。因麂[jǐ]子岗的阻挡,荥经河转向北流,经大田坝、庙岗、复顺、石龙、天凤等乡政府驻地,纳两侧山河沟、冯沟、杏家沟、高桥沟、黄家沟后经天凤峡进入天全县境。荥经河在荥经县境内长90千米,其中荥河段长77千米,荥经河段长13千米。穿过在天全县境兴业乡长2.5公里的天风峡谷后流经兴业乡政府驻地峡口坝纳铜厂乡流来铜厂河,北上经新场乡政府驻地后纳前阳乡流来的前阳沟,在乐英乡政府驻地东北的两河口注入天全河。在天全县境内的荥经河历史上天全县称之为禄永河,长15千米,两县境内干流共长105千米。流域面积为1985平方千米,其中在荥经县境内为1811平方千米。在天全县境内为174平方千米。河口高程620米,流量99.95立方米/秒,落差21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干流33.57万千瓦,加支流为62.19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