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严-抖音百科
马严(17—98),字威卿,扶风茂陵(今兴平市东北)人,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子。年少时很喜欢击剑、骑射,广交游侠义士,后随杨太伯学习,阅读了诸子百家的典籍,对《春秋左氏传》很了解。马援常与他商议政事,并将家中的事情委托给他。马援病逝后,因受到诬陷,马氏被收回新息侯印绶,不能按照合适的方式下葬。马严与马援妻子上书诉冤,言切辞悲使得马援最终被埋葬在祖坟中。后来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贵为外戚,马严为避嫌,闭门不出。汉明帝召见他,留他在仁寿闼与杜抚、班固等人勘定《建武注记》。汉章帝即位后,他担任侍御史中丞,上奏弹劾益州刺史朱酉甫、扬州刺史倪说,将他们免职。后来马严进言汉章帝,认为窦固误导 先帝出兵西域劳民伤财,再加上窦勋被诛杀,窦家不应该亲近京城等,因此受到窦氏嫉恨,最终被免官。汉章帝死后,窦太后专权,马严便隐居不出。永元十年(98)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1][4][2] 人物生平
马严,字威卿,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子,他的父亲马余在王莽时期做过扬州牧。马严年少时就成为了孤儿,很喜欢击剑,骑射,广交游侠义士等。后来听从叔父马援的劝诫,跟随杨太伯学习,结交世贤俊才,潜心于经学的研究,阅读了诸子百家的典籍,对《春秋左氏传》很了解。京师的长者们都非常惊异马严的变化,对他也颇为器重。他任郡都邮后,马援经常和他商议政事,并将家中的事情委托给他。[1][2]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病逝,受到光武帝的女婿梁松和黄门侍郎窦固的诬陷,被收回了新息侯的印绶,使马援不能正常下葬。马严对此异常气愤,与马援的妻子一同上书诉冤,言切辞悲使得马援最终被埋葬在祖坟中。之后,马严去安陵(今咸阳东北)隐居钜下。三辅人士是对他的行为非常敬佩,称他兄弟二人为“钜下二卿”。[1] 等到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马氏贵为外戚,马严也为了避嫌 ,闭门不出。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马皇后让他移居洛阳,汉明帝召见了他,留他在仁寿闼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人勘定《建武注记》一书。之后,马严任将军长史,率领北军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人,驻扎西河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保护南单于。皇上允许他设置司马、从事等官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