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璿

蜀汉昭烈帝刘备长孙
刘璿,字文衡,生于 224 年,卒于 264 年,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为三国时期蜀汉宗室,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长孙,后主刘禅的长子,北地王刘谌的长兄,其母为王贵人[1]
延熙元年(238 年)正月,刘禅立刘璿为太子,并下册文。当时刘璿十五岁。刘璿喜爱骑马射箭,出入无节制规矩,东宫属官中庶子霍弋引经据典规谏,使其不好行为得以改善。[1]
景耀六年(263 年)冬天,魏国攻打蜀汉,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司马氏准备将刘璿随刘禅迁徙至洛阳咸熙元年(264 年)正月,姜维设计杀邓艾,后姜维和钟会起事泄漏,二人被杀,刘璿也被乱兵杀害,时年 40 岁。[1]
郤正评价刘璿:“奉亲虔恭,夙夜匪解,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