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弋

三国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
霍弋,字绍先,祖籍荆州南郡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市),蜀汉将领霍峻之子,蜀汉西晋初时将领。[1][2]
霍弋在刘备晚年担任太子舍人,蜀汉章武三年(223年)至延熙元年(238年),历任[]者、诸葛亮记室、中庶子,对太子刘璿规劝进谏甚为得体。后来,永昌当地各族依仗险要地势,多次叛乱,危害统治,霍弋以护军兼任永昌太守,率领偏军平乱。霍弋因功劳升迁为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一职,并于景耀六年(263年),进号安南将军,统领南中事务。霍弋是蜀汉在南中的最后一任最高行政长官。[2][3][4][5]
后魏军入蜀,刘禅归降。魏成熙元年(264) 三月,霍弋得到刘禅降魏的确切消息后,率南中六郡将领太守上表降魏。霍弋仍然被司马昭委任原职,统治南中,官拜南中都督,并假节、遥领交州,因功受封列侯。[2][3][6][7][8][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