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叔刚-抖音百科
陈叔刚(1394年-1440年),名枨[chéng],字叔刚,号纲斋,福建闽县(今闽侯县)大义村人。少年时从著名学者林志学习古文,学业大进。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御史,施政严而不苛。参与修《太宗实录》和《仁宗实录》,升翰林修撰。后修《宣宗实录》,任朝廷经筵讲官,升侍读。宣德初拜监察御史,预修成祖仁宗实录,以劳迁翰林修撰,未几,守节归。正统初,服阙,复起充经筵讲官,寻擢[zhuó]侍读。陈叔刚性温厚,居母丧,哀毁庐墓。以文行重一时。 人物经历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御史,施政严而不苛。参与修《太宗实录》和《仁宗实录》,升翰林修撰。后修《宣宗实录》,任朝廷经筵讲官,升侍读。突闻父病,请假回乡,中途受风邪,得狂症。因父死受刺激,狂病复发,卒。其诗作典丽,为世人所称。 轶事典故
明朝,荣绣陈氏成了科举强县闽侯的望族,自明永乐十九年进士陈叔刚开始,大义陈氏四代人出过九个进士,其中八人官居四品以上。按明朝官制,四品以上官员或政绩显著的官员可获赐金带,陈氏一族先后有九人获赐金带,故而民间俗称“九条金带”,留下了“四世九登黄甲,一门八授豸冠”的美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