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大白菜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特产
胶州大白菜,别名胶白、胶菜。[1]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1]胶州大白菜生产区域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北岸,是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3]其主要产自胶州市的“五河”流域。[4]原生产地分布在青岛沽河、胶河以及胶州城南的三里河、丁家庄等两岸。[5][6]
胶州大白菜基本特点是棵大包心紧,叶片淡绿色,叶缘波状,白菜叶球呈短筒形,球顶圆,外叶青翠,芯叶嫩白,球形指数1.51,单球质量5~6kg。[4][1][5]胶州大白菜具有帮嫩薄,汁乳白,纤维细少,生食清脆可口,淡而有味,易煮好熟,熟食风味甘美,吃法多样,老少皆宜。[4][5]其含有丰富的钙质是番茄的5倍;维C含量是黄瓜的4倍,另含较高的胡萝卜素。[7]外层脱落的叶可作饲料。[5]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药用价值。[7]
1875年,胶州大白菜在东京博览会上展出,被评为优质产品。[8]1999年,其被农业部认定为优质产品。[8]2001年,其被中国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被农业部认定为优秀产品和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9]2005年,其被评为青岛市“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农产品”、“放心农产品”。[4]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胶州大白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0]

历史

胶州大白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唐代农业发达时期就很有名声,唐代已开始种植大白菜,后传入日本朝鲜,被尊称为“唐菜”,公元1875年,胶州大白菜在东京博览会展出,从此名扬海外。[6]清代史料记载,胶州大白菜“隆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其品为蔬菜第一,叶卷如纯束,故谓之卷心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