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门镇-抖音百科
崖门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夏季常受台风影响。[5]今崖门镇位于崖门西面,明清时属泷水都。1931年~1951年,今崖门镇属新会县第七区;1955年,始以驻地为名,改称崖西区;1958年,成立崖西人民公社;1971年,析出县属崖南农场,置崖南人民公社;1975年,崖南人民公社又分出崖南渔业大队,组建为崖门渔业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区,为崖西区、崖南区、门(渔业)区3个区。1986年~1987年,区改镇,为崖西镇、崖南镇、崖门镇3个镇。1992年,崖门镇并入崖南镇。2001年12月,崖南、崖西两镇合并,称崖门镇。[6] 崖门镇土地肥沃,且土地富硒[xī]含量高,不仅非常适合包括水稻、萝卜、瓜果蔬菜等,而且也适宜花卉种植;[7]崖门镇充分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创立了“崖硒八宝”富硒产品品牌。[8]此外,崖门镇拥有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条件,银洲湖衔接西江、潭江两大水系,崖门水道直通南海,通航能力达2万吨。截至2023年9月,崖门镇已建成千吨级以上的码头4个,另有2个万吨级码头列入“十四五”建设规划,与银洲湖东岸的古井、沙堆两镇,共同形成新会区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良港湾。[2] 2023年,崖门镇实现经济总量75.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此外,崖门镇在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排名724位,并成功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9]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