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可存-快懂百科
折可存(1096年—1126年9月22日),字嗣长,北宋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折氏世居云中,为一方豪强大族。折可存为折继闵孙,折克行子。[1]他以父荫入仕为右班殿直,后因军功升迁,曾参与讨平方腊和宋江等人的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兵分两路进攻宋朝,折可存驻兵崞县(今山西原平市崞阳镇),后被俘虏押到应州(山西应县)。[2]靖康元年(1126年),折可存从应州逃离,向南跑到中山府(今定州 市),靖康元年九月初四日(1126年9月22日),终于中山府北寨,享年三十一。[3][4] 人物经历
折可存的家族背景显赫,根据《宋史》的记载,折家自五代十国时期以来便是豪强大族,长期镇守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折家不仅在地理上控制西北,对中国的安全防御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内屏护卫中国、外抗夷狄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宋朝建立后,为了减轻西北地区的军事压力,朝廷赐予折家特权,允许其家族成员继承职务,以继续守卫边疆。[5] 值得注意的是,《杨家将》中佘太君的原型实际上是府州守将折德扆的女儿。折家世代为将,折可存自然也继承了家族传统,但起点较高。他凭借家族的功勋,入朝担任了右班殿直、左侍禁等闲散职务。后来,他回到西北,依托二哥折可求的势力,担任经略司“主管机宜文字”,相当于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在此期间,他有机会率领百人俘获了西夏的一名头目,因此晋升为第四副将,这一升迁也得益于二哥的提携。[5] 1120年,方腊在南方起兵,很快占据六州五十二县之地,北宋朝廷急忙调兵遣将,前去镇压,折可存以第四将的职务从军征讨。在平定方腊的战争中,折可存“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换句话说,折可存作战勇敢,一马当前,一举擒获方腊,从而被升为武节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