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奎(1890年6月15日—1942年2月4日),[4][5]原名振山(镇山),[3]字子君、俊峰。原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前四大须生之一,[2]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6]
1980年,高庆奎出生于北京,父高四保为京剧丑角;1990年,师从贾丽川及贾洪林学文武老生,12岁登台配演娃娃生。[4]1914年,与梅兰芳配戏。1919年,与梅兰芳赴日演出。[8]1921年4月,高庆奎与赵世兴成立庆兴社,[9]1922年推出全部《鼎盛春秋》,1925年3月,在大新舞台演出《胭粉计》;1926年出演《三国志》,1927年12月,重新排演全本《生死板》。[10]1933年,高庆奎与梅兰芳在上海天蟾舞台挂“双头牌”演出。[11]1934年12月,高庆奎败嗓在家休养,1936年6月复出仅两天后,因败嗓辞别舞台,[11]1938年,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教,1942年2月病逝于北京。[5] 高庆奎在艺术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多有创新;又精于唱功,嗓音高亢脆亮,音色丰富,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其代表作品被世人所公认的有“三斩一碰”或“三斩一探”(即《斩黄袍》《